為何孩子不專心? 影響專注力的5大原因及解決方法
收到許多家長反應現在的孩子都不專心,不專心學習、不專心吃飯、不專心聽人講話,甚至連玩都不專心,常常會發(fā)呆恍神,容易被其他事干擾、吸引,幼兒時期的專注力會影響未來的學習,孩子缺乏專注力真的讓爸媽和老師都很頭痛! ,其實多數孩子的「不專心」是可以避免的! 5個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外在原因,以及幫助孩子變專心的實用方法,一起來了解吧!
5大分心原因與建議一次看
原因1、「跳動畫面」影響眼球追視
如果孩子長時間接觸快速跳動的屏幕,不但眼球小肌肉容易疲乏,也會讓視覺追視的能力變弱。
專家小建議:
閱讀并朗讀可以讓孩子的眼睛追視能力變好,大量玩球也有助于孩子的視覺流暢度發(fā)展。
原因2、達不到階段性目標
孩子在做作業(yè)前如果覺得內容太困難或太多,都會影響到大腦動機系統(tǒng),進而無法對學習有興趣,專注力自然下降
專家小建議:
設立階段性目標,讓孩子有機會完成,中間也要一起訂定休息時間,提高孩子動力
原因3、容易被「外來刺激」吸引
很多孩子的聚焦注意力有問題,旁邊一有人說話或風吹草動,就會馬上轉頭去看,然后就忘了要繼續(xù)做事。
專家小建議:
可以刻意訓練孩子不說、不看的能力,只能發(fā)問跟手邊學習相關的話題,幫助孩子靜下心來學習。
原因4、「深層睡眠」轉換出問題
很多孩子的睡眠質量不好,深層及淺層睡眠期的交替有問題,這樣會造成睡不飽、脾氣差、專注力差。
專家小建議:
睡覺前要有固定的睡眠儀式,避免藍光刺激,并減少睡前有壓力,增加白天的日照時間,可以增加深睡期質量。
原因5、動態(tài)感統(tǒng)沒有被滿足
當幼兒的動態(tài)活動不足時,自己就會去尋求更多的感官刺激,然后就不能做靜態(tài)的學習,呈現很多感統(tǒng)失調型的不專心行為。
專家小建議:
多讓孩子做前庭平衡覺活動、觸覺及本體覺活動,大腦得到更多刺激養(yǎng)份,可以專注更久的時間。
評論